身在城中村,心跨太平洋
时间:2016.09.30 来源:中国发展简报
前几日活力社区朱房中心为1-3年级小朋友开展了一门新颖有趣的课程——《编程化学习》。听起来似乎有些高大上,小朋友们能学的懂吗?编程?大人都不会,那么小的孩子可以学吗?用iPad来上的编程课又有哪些不一样的成绩?大家莫慌,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课程
《编程化学习》课程通过引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把教学环节设计为“感知-想像-编程-分享”四步,分别从自我认知、家务劳动、家庭游戏、交通出行和微电影五个维度给孩子们带去了贴近生活的内容和区别于传统课堂的全新学习体验。
因为助学理念的契合,网秦少年派助学计划在收到3F Learning针对此次课程的设备申请之时也第一时间进行了审核、提供了设备的支持。不同于以往的课程,这次孩子们还使用到了更为优质、便捷的设备。在iPad上用Scratch Jr学习,不仅让孩子们很好奇,还可以将活动搬到课堂之外,融入生活。孩子们可以在户外找寻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与素材,设计属于自己的作品。
在课程开始之前,活力社区为了化解家长和孩子们对编程的恐惧陌生感,联合3F Learning和网秦少年派还专门举行了一场家庭创新学习沙龙活动(如上图),特邀3F Learning教学总监、北京市海淀区优秀教师王子明老师带领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体验积木式图像化编程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请网秦少年派的小伙伴分享了来自贵州、云南的乡村孩子使用iPad在互联网上探索学习的故事及孩子们的优秀作品,展示了支持这次课堂的设备——iPad以及部分少年派课堂上的优质APP。活动中使用到的编程工具Scratch Jr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专门为少年儿童学习编程而设计的APP。
用少年派iPad上的Scratch Jr认真学习的孩子
《红绿灯听谁的?》户外教学中
课程中间有一个章节是交通出行,主题是《红绿灯听谁的?》。活力社区的孩子们首先观看了3F Learning 李幸呈老师拍摄的北京地坛至安贞桥附近的四种交通路口的通行视频,然后带着自己的少年派iPad走到教室外面的空地上就地取材,为自己交通路口寻找原型。 有一组孩子把地上的石拱想像为城市高架桥,以此高架桥为背景设计出通行路口和红绿灯。接下来所有同学重新回到教室用Scratch Jr进行编程,实现了红灯停绿灯行,最后每个同学走上讲台向全班同学分享了自己的作品。
课程反馈
当本期课程结束时,有位一年级的小男生舍不得离开,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吞吞吐吐地问王老师:“这是……这一期的最后一节课?还是……永远的最后一节课?”
课程延伸,飞越了太平洋
下图是李老师向国际同行展示我们孩子的作品。你们看到活力社区朱房中心门前的小石拱了吗?看到小朋友画的十字路口和绿灯了吗?看到外国专家聚精会神的样子、赞许的微笑,听到她们的掌声了吗?点击照片,还可以放大啊。 这张照片是对我们活力社区的小作者最好的鼓励!
3F Learning李幸呈老师向国际同行展示活力社区孩子的作品
特别鸣谢
网秦少年派助学计划(www.nq.org)